湘土有才!脱下西装扛上锄头,他辞职回乡带动全村种树致富|全球时快讯

来源:湖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3-03-24 02:14:52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王智芳 通讯员 唐天喜

“我种桑葚,为什么要带动整村一起种?”这是王龙在“湘浙协作 共富共美 学习杭州 雪峰先行”分享会上聊到的话题。这位年少时从娄底新化走出去的“学霸”,在外拼搏多年后辞去银行副行长职务,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资料图】

3月23日,三湘都市报记者采访了辞职回乡,带领村邻共同致富的王龙。

辞职回乡,带领村民种“致富树”

“湖南有这么多美食和高品质农产品,希望能够为湘品出湘做点事情。”王龙告诉记者,他刚和来自湖南雪峰山片区41名家庭农场主、民宿主和其他乡创学员一起参加了“雪峰青年农创营”学习。

(王龙在“雪峰青年农创营”培训班进行分享。受访者 供图)

2000年,王龙作为新化县文科第一名考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2018年,他辞掉浙江省义乌市民泰商业银行支行副行长的工作,回到新化县科头乡汝溪村老家创业。

“我在浙江时就发现,桑葚和无花果产业效益非常好,对农民带动作用特别强。我就想把这个产业带回老家,带动乡邻致富,同时实现自身价值。”王龙把桑椹和无花果从浙江引进村,建立种植合作社,200余户农户成为合作社社员,流转土地790余亩,村民房前屋后都种上了桑葚和无花果。没技术,他手把手教,缺资金,他通过朋友和银行贷款资助。

“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我可以,村民们也可以。”王龙说,经过艰苦创业,丽云山庄从初产值40万元到目前年收入上1000万元,当地村民收入也稳步增长。

(王龙在农业产业基地里采摘桑葚。 受访者 供图)

“日子肯定要越过越有盼头!”科头乡汝溪村村民廖利华,从2019年开始跟着王龙种植桑葚、无花果,如今每年收入10余万元。为了做大做强种植业,王龙通过提供技术指导、政策咨询、营销体系搭建等方式,入股了周边10余家农场、合作社或农业公司。大家抱团取暖,合作共赢。

股份激励,吸引更多年轻人建设家乡

新化人有着每年年底吃糍粑的传统习俗,王龙组织公司员工把桑葚、无花果、桑叶磨成粉末,添加到糯米里,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做成糍粑。同时,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研发了桑葚面、桑葚糍粑、桑葚酒等产品。

为了吸引更多有志于从事农业产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王龙推出了股权激励政策。村民可通过资金或土地入股王龙的合作社,获得少则几千、多则数万元的分红收入。王龙公司的核心骨干和优秀员工可以获得公司的股权激励。

“想创业的年轻人,如果资金不够,又对某个项目有兴趣,可以出一点钱,加入公司,以事业部的方式占一定股份,与公司共同成长,按股分红。”王龙说。

“目前我们已带动新化及周边发展桑葚、无花果2万余亩,建立了种植、加工和农桑文化旅游产业链体系,带动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王龙说,在带领村民产业致富的过程中,通过绿色种植和零添加工艺,打造集农桑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

部门:

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湘土”人才

王龙只是城市中诸多精英分子返乡创业的一个代表,像他一样的还有很多。欧阳瑶力,辞掉深圳40万年薪的工作,回到永州市宁远县柏家坪镇可亭村的老家,开始种植中药材,创办企业,当上了“新农民”;“90后”的唐婷,曾在香港第一家茶业上市公司就职,辞职回到张家界老家创办茶业职业培训学校,培养茶产业专业人才……

3月16日,省人社厅在“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举行2023年湖南省乡村振兴技术技能人才高级研修班开班、“湘土有才”创业兴业能力提升行动启动暨国家开放大学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湖南开放大学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两个教育基地是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带不走的乡村人才队伍,也是为了吸引和留住更多像王龙、欧阳瑶力、唐婷这样的“湘土”人才。通过逐步实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资源集成、政策集成、服务集成,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乡土人才培训品牌。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饰品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