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看:现场·我在我思丨“不为什么而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现场·我在我思】
(资料图片)
罗筱晓
山东青岛市工人文化宫的公益讲堂——“每周一讲”开办至今已有40年。此番去“每周一讲”采访,很适合我这种“什么都想知道点”的人。从姓与氏的区别到《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精神成长过程,从中国舞的运动规律到西餐礼仪……几乎每一个采访对象——无论是讲师、听众还是讲堂工作人员,都能“顺口”告诉我一些新东西,这相当于突击听了许多堂精简版的“每周一讲”。
“每周一讲”,讲题没有范围限制,听众没有门槛要求;讲师不会因此名声大噪,听众也不能拿证结业。除了知识的教与学,这里没有其他明显的“目的”。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从诞生至今,知识是“每周一讲”不变的核心,但也是讲堂变化最剧烈的部分。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信息的匮乏及获取的不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在无论是学龄期的青少年还是步入社会多年的成年人,可学之物都琳琅满目、任君挑选。
不过,易获得并不意味着已获得。正如每到“世界读书日”,总会有媒体“拷问”手机屏幕前的用户“上一次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又如,每逢年终总结,总有许多人写下“忙于杂事、学习不够”之类的自我剖析。
人们的学习之路往往较具规划性和目的性。比如,给孩子报早教班可以开发智力、锻炼思维,从小学到大学需要一步步升学、毕业,工作后的培训进修也大多与岗位要求密切相关。然而,一旦外力消失、目标达成,“为什么学知识”这样的问题,回答起来似乎就颇有难度了。
同样难以回答的,还有“现在人们为什么还要听‘每周一讲’”这个问题。
知识就是力量,是“每周一讲”从创办之初就定下的标语。初中考入青岛市歌舞团后就中断学业的吕静,多年听“每周一讲”记下了20多本笔记,后来通过成人教育先后获得专科、本科学历,退休前她已获评与大学副教授相当的副研究馆员职称;讲堂“钉子户”周学梧,20世纪90年代初“下海”后,凭借积累的知识和增长的智慧,将一家文化公司由小做大经营至今……
知识可以帮人们解决问题、满足需求进而实现愿望。但在作为“敲门砖”“铺路石”或者“变现途径”之外,它还拥有更强大和深层的力量——塑造人的精神和气质。在一堂堂“每周一讲”中,知识回到了最本源、最纯粹的状态,人们不再总要为了什么而学,而仅仅是充分体会头脑思考、认知更新和想法交锋的趣味。
其实,何止是“每周一讲”有这样的场景?近年来,不时有诸如农民工通过自考多了个专业学历、宿管阿姨说一口流利英语等新闻出现。问起当事人,“喜欢”一定是他们愿意学习的共同原因。
人类最早有意识地创造文化、传播知识,不就是为了获得精神层面的快乐,为了选择更好地度过人生的方式吗?现在,这依然是“学习”这件事最牢不可破的动力。
40年如一日的“每周一讲”,对许多老讲师、老听众来说,象征意义日益变浓。这几年周学梧课听得少了,但他“没事就翻书,有问题就求解”的习惯一点都没变。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每周一讲”也有“毕业”条件,那一定是把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而让更多人能静下心来主动学习,也成了这个讲堂新的使命。
“每周一讲”只在青岛,知识却存在于信息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当学习成为一个人如吃饭睡觉一样自然且贯穿终生的事情,“每周一讲”也就无处不在了。
标签: